投保是防騙的上策

     上月完成了遺產規劃師課程,我更多與客戶及朋友分享遺產規劃的重要性,在交談中,我發現大部分人都以為遺產規劃就是分身家,找律師立遺囑,或者生前把資產分給子女,便大功告成了。我告訴他㥃,在高速數碼化的世代,電騙危機處處,如何防範愈來愈猖獗的電騙,是在遺產規劃裡不可缺的重點。

    不難想像,萬一自己受騙,自然會牽連到傳給家人的財產。如果親人在繼承遺產後被騙,特別是欠缺謀生能力的配偶、年邁父母或年幼的子女,後果更加不堪設想。

       根據香港警方發表的數字,2024年首季,本港每日有大約4宗涉及損失超過100萬港元的騙案發生。最常見騙案類別,首位是投資騙案,第二位是電話騙案,第三位是求職騙案。以上數字還未包括受騙但未有報案的個案。

    如果大家有看電視節目《東張西望》,都應該知道,受騙的苦主都是不知不覺地墮入騙局,而騙徒的手法層出不窮,利用愈趨成熟的深偽Deepfake技術可以假扮你的親人、朋友容貌及聲音行騙,實在令人防不勝防。

如何自保?

我給大家一個提議: 透過在保險公司投保儲蓄人壽保單,可以減低騙案造成的損失。

一、保險公司保管你的資產,你不用擔心駭客盜用你的銀行資料,轉走存款。

二、萬一不幸受騙,銀行戶口清零也好,保單資產仍然能夠成為你的最強後盾。

三、香港一些新的儲蓄保障計劃,提供類信託功能,可以按客戶預先訂下的指示,例如當受益人達指定年齡,分10年、20年或30年,按月或按年將保金發放予受益人,而不用一筆過發放,這樣,某程度上可以保護受益人,大大減低受騙而「一舖清袋」,遺產盡失的風險。很多人都知道成立信託,可以為資產建立「防火牆」,但如果資產值少於2億港元,成立信託並不化算。對信託望門興嘆的朋友,如需要有信託功能的傳承計劃,其實並不複雜,利用新一代的保險儲蓄計劃落實傳承方案,是極具經濟效益的選擇。

由新聞總監到營業總監

我自加入理財策劃行業便開始每月親自撰寫客戶通訊,如今有廿二個年頭。回顧月訊內容,深感自己任重道遠,希望繼續用自己的專長,協助更多客戶成功創富、順利守富及幸福傳富。

已經好久沒有提起當財經記者這一段歷史,感謝公司邀請我擔任由貿發局舉辦的教育及職業博覽2024的主講嘉賓,而我決定以「由財經記者到理財顧問,同樣精彩,更加自在作為這次演講的題目。我自己也借這個機會回顧一下由大學畢業至今30年的職場生涯。

記得在2002年初加入保險業時,每次見客必定先自我介紹: 任職財經記者多年,並擢升至新聞總監一職,管理約20人之即時中英文財經新聞團隊,其後科網股泡沫爆破,公司收縮新聞部,要求我裁減大部分人手,我拒絶配合而離職。當時大學同學剛進了保險行,向我介紹保險業的前景,我細心研究後認為保險理財行業大有可為,加上深感打工很難操控自己命運,於是決定轉換跑道。

當時大部分客戶都會好奇問我,為何會放棄記者這一份多姿多彩的工作,轉投要放下身段的銷售行業。而我會回答: 「我仍然很喜歡當記者,無奈在香港,記者的待遇並不能隨年資遞增,而且每當經濟轉差時,傳媒便首當其衝遭減薪裁員。我希望將時間投放在真正多勞多得的朝陽行業,同時,保險從業員是以生命影響生命的工作,其社會責任不比記者低。」

我就是懷著這份信念,一步一腳印地在保險業走了22年,為了準備演講的PowerPoint,我特別翻出當年做記者的陳年舊相片,那些年採訪黎明做代言人的樓盤記者會,以及採訪城中富豪、中央領導時,衝鋒陷陣的畫面,又再在腦海湧現。

感恩在青春年華,我當過記者,見識了數不清的奇人怪事,相信到年老時,這段經歷仍然那麼令人回味。但是,我更感激人生中有這麼一個轉捩點,那份忿忿不平激發我離開舒適圏的勇氣,帶我走入了另一個更精彩,更自在的行業。

由新聞總監變成今日的營業總監,由獨自一人,到今天建立了二十多人的團隊,我付出了許多,但得到的更多。自由自主的工作模式,豐厚的收入,團隊帶來的被動收入,最重要是客戶的信任及尊重。

一場大病,一鋪清袋

很多客人喜歡在保險公司買儲蓄計劃多於保險計劃。要知道,購買保險最基本的目的,是將自己承擔不到的風險,例如早逝、患病、遇上意外導致傷殘等,轉嫁給財力雄厚的保險公司,如果客人只著重儲蓄,忽略保障,最終可能會令畢生積蓄被一次頑疾吞噬。

我在FACEBOOK分享過一篇由中文大學腫瘤學系系主任莫樹錦醫生寫的專欄文章,惹來不少關注。文章標題是「標靶藥費每月5萬,莫樹錦: 病人積蓄一鋪清袋」:

//「那便兩個月後再見吧!」這是好消息,惟有在病情穩定、藥物有效的情況下,醫生才會把每月覆診改為兩月覆診。

一心以為病人會欣然接受時,卻見他一臉無奈,醫生便加以解釋並說笑道: 「你不用掛念我,只因病情良好才改兩個月覆診,可以減少你的麻煩,又可以節省診金,是好事!」

這時,病人才尷尬地說: 「唔好意思,你說的很明白,只是我不夠錢付兩個月藥費。」……..//

針對ALK基因突變的標靶治療藥費,大約每月五萬元,香港平均個人收入約每月一萬五千元,而家庭整體收入近三萬元,即是說普通家庭就算不吃不住,也未能應付高昂的藥費,不少病人靠積蓄,甚至借貸支付。

現時,政府的藥物資助只限安全網中的病人,可惜有閞的資助經濟審查入息上限極低,大部分中產階級擁有小單位的便不合資格,他們唯一出路是用上十個月藥物後,可以申請藥廠所支持的免費用藥方案,換句話說,病人要花上五十萬元,才得到免費藥物,積蓄也可能因此一鋪清袋。………因此,謹記購買足夠的醫療及危疾保障!

圖片截自Topick

有樓在手 子女未必能夠受益

香港人特別鍾情於物業投資,近年由於政府推出多項特別稅務措施,增加投資香港物業的成本,包括持有超過一個物業,再購物業要支付15%額外印花稅,不少過去透過「長命契」方式聯名置業的夫婦,急急將手上半分業權轉名給配偶,然後以「首置」方式購入物業,以節省印花稅。

然而,這做法會衍生一個問題: 當夫婦其中一方身故,其持有之物業便成為遺產,倘若他沒有訂立遺囑,法庭便需要根據《無遺囑者遺產條例》分配遺產,由於遺產承辦程式往往長達2至3年,期間由於物業的業權未確定,既不能出售也不能出租,假如家人以為可依靠出售物業維持家庭生計,可能會陷入財務危機。

除了香港物業,香港人也很喜歡購買海外物業,購買時往往只著眼於升值潛力,而忽略了一項很重要的稅項——當地的遺產稅。全球總共有195個國家,當中有114個國家有遺產稅。當中,英國及美國的最高稅率為40%,日本為55%,臺灣20%,法國45%,德國30%,加拿大沒有遺產稅,但有高達29%的資產增值稅。中國暫未有遺產稅,但根據遺產稅草案,大陸的遺產稅最高稅率為50%。

由於家人必須繳清遺產稅後才能繼承有關物業,假如家人手頭沒有極度充裕的現金,要繼承業權恐怕先要四出舉債。

其實,要避免子女在繼承自己的物業時可能面對的財務困難,最簡單的方式是購買足夠的人壽保險。客人購買了終身人壽保險,在100歲前,無論任何情況身故,受益人於提交所需檔 (理賠表格、死亡證及身份證)後,一般兩周內便可獲賠保障額及紅利(如有),簡單快捷,這樣,家人便可利用這筆人壽保金去支付遺產稅,或者應付在完成遺產承辦手續前的生活開支。

圖片來源: phakphum patjangkata/iStock

回顧2021年

斷替客戶設計建議書,向客戶解釋保障或儲蓄計劃內容,替客戶安排體檢……其實保險代理每日就是重覆著以上的工作,不過,做了20年依然興緻勃勃,因為每一個會面,每一個查詢的短訊,每一個電話,都代表客戶的信任與支持。

翻出2021年6月的客戶月訊。投保的客戶中,數個忠粉的說話,令我感動不已。

頭號忠粉林小姐,去年已主動要求加保,購買高端醫療計劃及1年期儲蓄計劃,今年再為兒子投保同樣的計劃。由於公司推出快閃保費折扣,我建議將10年期儲蓄轉為5年期儲蓄計劃,雖然保費倍增,但可以賺盡保費折扣,林小姐二話不說便Say Yes。之後,她問我「其實我問妳之前,妳有沒有向我推銷過高端醫療計劃?」我說「沒有呀!」她問「為什麼不推介?」我說「妳向來喜歡儲蓄計劃多於保障計劃。」她答「其實唔係呀,依家年紀開始大,會愈來愈重視醫療保障架,所以妳都可以多啲同客戶推銷呢隻高端醫療!」

對我言聽計從,找我買保險,還提點我的不足,擔心我流失生意,這樣的粉絲夫復何求?

二號忠粉吳先生,是我數年前接手的「孤兒」,雖然相識日子不長,但一見如故,最近一次會面,他想替自己及太太購買住院及危疾保障,我介紹完後,他問我還有什麼好介紹,我便推介了因為回報太高而即將停售的星鑽儲蓄計劃,他算了一算,便說: 「妳介紹的都是一定是好計劃,那便做吧!我靠妳照顧我的退休生活了!」那一刻我真的受寵若驚。不過,吳先生,你放心,我介紹的都是好計劃,我一定會守護著你一家的理財保障事務。

三號忠粉W先生,本月主動為自己及太太投保高端醫療及危疾保障,有其他保險代理向他推銷同類產品,他都只信任我。他擔心體檢未能過關,若安達人壽不受理,他便要找別的公司,但他只想我照顧他的保險事宜。我說先不要擔心,我也有和保險經紀行合作,可以協助申請其他保險公司的醫療計劃,這樣我仍然可以為他處理日後的理賠申請。 

四號忠粉V小姐:年初已開始考慮投保高端醫療,還介紹了兩位同事一起聽我購解產品,她的同事向我說: 「V是要求極高的人,妳能讓她滿意,我們對妳也一定有信心。」V小姐也收到其他朋友介紹的高端醫療產品,她對我說: 「我老公叫我如果要買便找妳買,因為他覺得妳誠實可靠。所以我覺得都無謂再浪費時間比較。」得到客人的肯定,自然令我心花怒放,更開心的是,我也成功說服公司豁免對V小姐的驗血要求,令保單可以更快生效。

在保險路上,我是幸運的。疫情中仍願相見,算是生死之交了!再向我所有客戶及朋友,獻上我的感激與祝福!

圖片: LewisTsePuiLung /iStock

二十年如一日

在同一間保險公司工作超過二十年,並取得15年百萬圓桌會會員資格,我自己也為此感到驕傲。人生有順有逆,我信天道酬勤,我信路遙知馬力。

在過去22年,每一天的工作就是約見客戶,由傾保險、傾儲蓄、傾理財,到傾工作、傾家庭、傾教仔。由素未謀面的陌生人,變成他們心目中的守護天使。有時他們會接受我的建議,有時候會拒絕。當他們感受到保險計劃帶給他們好處時,例如成功理賠,或者看到可觀的儲蓄回報,他們會跟我說:「好彩當時妳叫我買!」那份滿足感足以掃清被拒絕的沮喪,令我日復一日堅持下去。

我爸爸年輕時經營前鋪後居的五金小生意,自幼全家人都要在店內幫手,朝九晚七,年中無休。爸爸一直工作到80歲才退休,可能是耳濡目染,我家兄弟姐妹都克勤克儉,踏實認真,不太懂得花言巧語,討人歡心。作為銷售員,這種性格實在太吃虧,試過有客戶一邊說我很專業,轉頭卻跟陪她吃喝玩樂的代理買單,之後又向我埋怨那個代理服務不好。我說:「都是我不好,當初沒能打動你向我買。」後來,她持續介紹客戶給我。

借用臺灣臺北醫學大學講座教授洪蘭的話:「花若盛開,蝴蝶自來,人若精彩,天自安排,自己的人生操控在自己的手上,擇一事,做一生,惠眾生,讓這個世界因為曾經有過你而不一樣。」

在保險事業上,我已經得到太多,感激你們的支持,我會繼續努力!

可怕的醫療通脹

複式回報的威力,不用多說,但複式通脹有多恐怖,你又知多少?

住院醫療保險一向是最多人關心的保險項目,因為無論因病或意外,總之屬受保範圍,並牽涉手術或入院,便可獲理賠。相比人壽保險、危疾保險或意外保險,醫療保險理賠機會高得多,而且生老病死乃人生必經,大部分人都是病故的,90%的醫療費用都發生在人生最後的10年。可見醫療保險是金融必需品。

醫療科技日新月異,醫療費用也不斷上升,好像治療癌症的標靶藥,每月的藥費動輒數萬元,醫療保費是按照理賠率調整的,醫療通脹持續導致保費不斷上漲。近幾年,不少保險公司的住院保險保費調升幅度都超過10%。

很多人視「退休前還清按揭貸款」為最重要的理財目標之一。退休後沒有收入,自然需要盡量減少開支。可是,我們很容易忽略了我們愈老愈重要的醫療保險開支。一位40歲不吸煙男士,投保基本的自願醫保,今年的保費是6701港元,假如除年齡外的保費每年再上升10%,到他70歲,一年保費已升至366,358港元,升幅達55倍,到80歲更超過140萬港元,暴升211倍!

表: 40歲不吸煙男士,投保安達自願醫保靈活計劃(基本及額外附加保障,2024年的保費為6,701港元,看看年老時每年的醫療保險保費開支有多驚人! 

假設醫療通脹加幅0% 每年加5%每年加10%
70歲保費23,096港元95,058港元366,358港元
80歲保費34,405港元230,661港元1,415,505港元
90歲保費45,653港元498,591港元4,872,043港元

不想在年老時因無力支付保費斷保,面對疾病時沒有選擇、沒有尊嚴,或者成為親人的負累,必須及早未雨綢繆,做好醫療保障規劃,建立專為支付醫療保費的醫療儲蓄戶口,以長線達7%的穩定的回報,抵銷醫療保費通脹,享受真正的優裕退休生活。

如何富過三代?

父母對子女的愛,總是無微不至,供書教學、資助結婚、買樓…..期望在自己能力所及的範圍讓子女得到更舒適的生活,不知不覺做了「直升機家長」。從我多年來與家長客戶傾談理財規劃的經驗所得,不少父母喜歡儲蓄計劃多於人壽保障計劃,他們忽略了人壽保金往往是父母留給子女最大的一筆財富!

隨著人口老化及想思進步,愈來愈多人願意及早為資產傳承作規劃。父母愛鍚子女,同時也要為自己的退休生活作打算,所以家長傾向不會太早將資產給子女。如何可以讓資產不斷升值,自己有需要時可以隨時提取,百年歸老後又可免卻遺產稅及繼承手續,簡單快捷地將財富送給子女?

信託是分配家財的好工具

財務策劃有三個重點: 創富、守富及傳富。為免「富不過三代」及爭產,不少富裕家族都透過成立信託,將資產交給信託人管理,由信託人分派給子子孫孫,以免出現「敗家仔」將家族財產花光的情況。信託一直被視為富人的專利,入場門檻動輒千萬美元,加上高昂的收費,令一般中產家庭望而卻步。

我修讀財富承傳課程時發現,其實市面上有一些律師事務所與保險公司合作提供信託服務,成立費用僅數萬元,客戶可以將人壽保單或儲蓄保單注入信託,利用人壽保險的槓桿效果,或儲蓄保障計劃的複息效應,替他們倍大資產,以便將來有足夠的資產去成立信託基金,藉以保障親人。這種方式對於有特殊需要的父母特別適合,因為他們需要為子女準備長期的生活開支。

成立信託的好處,除了可按個人意願分配遺產,避免爭產外,還可以將資產按月或按年支付,毋須擔心子女因理財不善或遇人不淑而家財一筆過盡散。有些家長擔心將來子女成家立室後,一旦離婚,其配偶與他「分家產」,故選擇成立信託基金來保障子女的利益。客人成立信託後可隨時和信託人商討,更改信託的內容,例如何時給付資產及分配比例等等,而這類由律師樓擔任信託人的信託服務,由於不涉及替客人投資,收費相當實惠。成立後的管理按時收費,例如填寫某些文件需要一小時完成,只收一小時服務費,不會按資產額每年收取管理費。

40歲的彭先生為10歲兒子成立了一個信託,並同時開展了一個為期5年的儲蓄計劃,每年儲蓄20萬美元,並由信託人擔任保單持有人。如此一來,這筆資產名義上屬於信託人,即使將來不幸彭先生債主臨門,這筆錢亦不會被用作償債。在信託文件中,彭先生打算20年後,即兒子30歲開始,讓他每月領取10,000美元,並可一直領取至兒子100歲,之後還有接近9000萬美元可以留給將來的孫兒,總利益達9940萬美元。不過,彭先生在整個計劃中,其實只是付出了100萬美元,資產增值接近100倍。

彭先生如何開始信託計劃
每年儲蓄20萬美元
儲蓄期 5年 
總儲蓄100萬美元
兒子30歲開始,每月提取1萬美元
兒子30-100歲共提取852萬美元
兒子100歲信託內尚餘9089萬美元
總收益9941萬美元

遺產規劃是隱性必需品

香港電影《破.地獄》票房勁收,成為城中熱話,有說這齣電影是集體的生死教育,引領人思考家庭的傳承和關係的調梳 。

人生匆匆數十年,我希望善用時間,用自己學到的專業知識,為客戶及朋友解決一些人生必然面對的問題。大家都知道我是做保險的,大部分人以為保險就是身故、意外、患病入院索償,還有長年期的穩健儲蓄計劃。事實上,作為保險代理或理財顧問,我覺得最有價值的工作是引導客戶了解他們的真正需要,從而作出明智的購買決定,落實計劃。

我最近完成了遺產規劃證書課程,正正是要協助客戶了解自己的遺產規劃需要。一提到遺產規劃,對於高學歷及高資產的朋友,他們的普遍反應是: 「香港沒有遺產稅,為什麼要規劃?」一般中產家庭的朋友會認為「:我沒多少資產,不用做規劃/我得一個小朋友,全部留給他便可以」,「平均分給子女就得」。最常見的答案可能是: 「我現在仍然好健康,船到橋頭自然直!」

中國人視死亡為忌諱,即使明知每個人都會死,明知總有一天會登極樂,但偏偏不願為此作準備和規劃,就好像明知每天都有開支,但不願意去勞動謀生一樣,結果一定是為別人帶來麻煩。所以遺產規劃是一個隱性需求,大家都知道要做,但是不想或不敢提出,更加不知如何規劃。

我剛取得英國頒授的遺產規劃證書 (Training Qualifications UK的Certificate in Legacy Planning)以及由遺產規劃學會頒發之認可遺產規劃師。成立傳誠愛,目的就是協助客戶進行及落實遺產規劃,實現幸福三代的目標。遺產規劃做得完善,除了可以令財富代代相傳,避免子孫「躺平」,無所事事,或因被騙或離婚而家財盡失,更可以令家族成員更加團結友愛。遺產規劃還可以發揮作用,讓自己一直獲家庭成員尊重及子女孝順,安享晚年。相反,不規劃或規劃不當,可能導致子女成陌路人,或者家產被外人佔有。

遺產規劃是人生一個大project,需要在專業人士協助下逐步完成。歡迎隨時聯絡我詳細傾談。

相片來源: 《破。地獄》Facebook專頁